上次说过一个辨别谣言的方法。这次再说一个。

    如果碰到看起很怀疑的论断,那就可以问一句“典出何处”。

    胡适的“实证精神”很好,叫“有一分证据,说一分话”。

    没有文献支撑,何谈论断?

    历史谣言一般分四种情况。

    一是根本找不出文献支撑,纯是臆测。

    二是结论扩大到文献所能支撑的范围以外。

    三是只能对文献证据做肤浅式的理解,或是不知反证,或是孤证不立,或是不联系上下文,或是不考察证据出现的历史背景。

    四是没有进行对文献证据进行文献学上的检视。

    前三者,大抵都不出“想当然”三个字。

    因为此三字最容易产生谣言,但只要我们多想几步便不容易被谣言所惑。

    比如说“魏晋南北朝时盐是专卖的”这个论断。

    真是这样吗?是魏晋专卖,还是南北朝专卖?南朝和北朝都专卖吗?南朝宋齐梁陈每一朝都专卖吗?每一朝中的每个年份里,都在专卖吗?

    “专卖”又做何解?是只算朝廷直营,还是包含官商合营?南北朝里的专卖形式一直没有变过吗?用“专卖”两字足够囊括这么长时段的盐政政策吗?

    大家看,只要多问几句,谣言的魅惑力就大大下降了。